生命故事

2024-08-22
勇敢再活一次 重新開始的力量
打從我受傷以後我認為可能就到這邊,我覺得我的人生不會再有任何的變化,但是現在我走過那個最低的低潮時期,所以現在我要跟你們分享我勇敢再活一次的故事。 13年前的一場車禍造成脖子以下全身癱瘓,目前的我擔任台灣大哥大客服人員,已經有十年了。
以前的我對生活沒有任何目標,過一天算一天,怎麼開心怎麼來,別人的太陽是新的一天開始,而我是剛放下酒瓶準備睡覺,反正還有明天給我揮霍。 當時的我跟爸媽的價值觀不同,認為雖然是你們生了我但仍無權干涉我的人生,我姑姑曾經罵我:「你若是這麼不滿意父母,你就把肉割還父親、血還母親。」我當時只冷冷的回答一句「來啊!」 就在我覺得永遠有明天的時候,無照酒駕的我卻迎來了意外… 2011年8月15號這天,我跟朋友喝完酒,原本應該是要在我家起床迎來新的一天,但是沒想到在卻是在加護病房中睜開了眼,因為傷的太嚴重,醫生想要確定我的狀況,不斷的叫我,並向我問道:「你知道這裡是哪裡嗎?」、「你聽得到我說話嗎?」;還指向我爸媽問道「他們是誰?」當時的我因為宿醉,覺得這一切很搞笑,認為自己又沒什麼事。 直到後來從爸媽那得知,急救當下醫生告訴他們我可能會成為植物人,要他自考慮是否要救,天人交戰的他們仍二話不說的選擇了救我!一直以來,自私的我只覺得及時行樂,從沒考慮過他們的感受。這也是今年在參加生命講師課程過程中,才有機會與媽媽好好的聊起這段過往,同時我也好奇的問到「那個時候有想過乾脆放棄急救嗎?」如果爸爸還在世,我知道他一定會回「沒有,因為我們愛你!」但我媽的性格比較含蓄,她也只簡單的回說:「當時醫生說植物人、癱瘓的那段我沒聽清楚。」但我了解他和爸爸一樣都是愛我的。 剛開始受傷一年多的那段期間裡,我一直以為我會好轉,為了復健我們跑遍了全台醫院,但由於傷的太嚴重我連輪椅都無法坐穩,轉院也都只能透過私人的救護車。當時都是家人全程陪著我,當爸爸照顧我時,就換媽媽就回花蓮洗車工作賺錢,來維持家中收入。為了救我,不惜傾家蕩產。 隨後透過傷友介紹,在2013年時,我翻越了半個台灣來中心參加生活重建課程,期間我以為自己已經不再可能使用電腦打字了,但卻看到其他頸髓傷友示範敲鍵盤的方式,這令我十分敬佩,隨後我也嘗試著讓自己開始練習打字;而中心也提供輔具讓我能順利操作電腦。結訓的我我也很幸運的能找到客服的工作。經過生活重建訓練並回歸社會職場後,不但曾在大過年期間和家人共遊花蓮的名勝景點太魯閣國家公園,下班後還跟朋友一起運動、減肥,這些充實的生活讓我展開了自已全新的人生。 去年九月我剛滿30歲,工作開始也出現瓶頸,此時的我身心靈狀況都不好,於是申請留職停薪休息三個月。這段休息的期間我也開始試著去找新的工作,但卻四處碰壁,也許是剛好上了中心開設的生命講師的訓練課程,讓我有很多的體悟,同時也完成我人生清單之一「與媽祖進香」,雖然徒步對我有難度,但是在同事的協助之下我可以提供水等物資舒緩香燈腳的疲累更是與大家結緣,內心產生的平靜,是我最大的收穫;透過休息的這段時間,漸漸的我也重新開始調整好自已的心態、克服心理的陰影,不再害怕,也讓我決定回到客服崗位上重新努力。~「勇敢再活一次,不為別人,只為自己!」~
  如果已沒有退路,那就微笑迎接吧
如果已經歷寒冬,那就勇敢綻放吧
耕耘自己的花季,開出希望的花朵 客服工作室&生命講師 : 梁芯微    
2024-08-21
黑暗中的閃耀星空
我叫賴杰伶,高一的時候我就開始在家裡的服飾店上班,並在18歲時生下了我第一個小天使,22歲時懷了第二胎,當時全家人都很高興,我也覺得自己是如此的幸福,我當時的夢想就是想要有屬於一個自己的家庭,而我也實現了,當年的7月30日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日子,我在上班途中跟我當時的老公發生車禍,對方違規迴轉我們煞車不及,當下的我一看到車子我緊握著他的衣服喊了一聲「老公」,我就沒有接下來的記憶了。 一直到我在急診室醒來,我眼睛只看到非常非常模糊的光芒,我知道我自己出了車禍,可是我不知道我自己是如何嚴重,突然我耳邊傳來媽媽的聲音,她哽咽的說:「寶貝,你怎麼撞成這樣」,當時的我只想著我撞成怎樣了?便又昏迷過去了,當我再次迷迷糊糊醒來時我已經在加護病房,嘴上插著呼吸器不能說話,手被綁在床欄邊,我沒有慌亂不安我看到門口有兩位護士,我用被綁著的手敲著床欄,之後護士就過來了讓我不要激動,幫我把綁著的手解開,我當下的第一反應直接摸我的肚子,還好我的寶寶一點事都沒有,後來開始跟護士比手畫腳了一陣子他們才知道我在找我的老公,跟我說我先生沒事已經開完刀轉到普通病房了,我心中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下,我完全沒有關心我自己到底傷的多重,為什麼我會在加護病房。 到我爸爸媽媽進來看我,我朋友進來看我,每個人都在哭,就算是男生也都是眼眶泛淚,那時的我只能用寫字的方式告訴他們我沒事,不要擔心我,他們反而哭得更兇了,我只想這到底是怎麼了?我撞的有那麼嚴重嗎?護士為什麼都要進來幫我翻身?為什麼我下半身好像都沒有知覺?當時的我兩顆肺都是塌下去的,我以為這只是暫時的,直到我偷聽到醫生跟我爸媽說的話,那時候好像是我在加護病房的第二天,醫生把我爸媽叫到病房外,我聽到醫生對我爸爸媽媽說你們女兒終身下半身永久癱瘓,我聽到我媽媽哭了,我自己聽到「下半身永久癱瘓」當時的我還不知道這對我以後是多麼大的毀滅性打擊,我在所有人面前都裝作不知道我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也沒有問我到底怎麼了,也沒有人敢告訴我我怎麼了。 在我轉到普通病房後我看著我媽媽要幫我清理大小便,我爸爸舖著一條棉被就這樣睡在地板上,我覺得好愧疚這不是應該是子女要做的事情嗎?為什麼我讓他們這麼累,我心裡一直想為什麼當初不直接撞死我就好了呢? 到某一天我媽媽跟我說寶貝,媽咪要跟你講一件事情你不要太激動,當下我就知道他要跟我說什麼了,我回他說媽,我在加護病房的時候就知道了,我知道我終身癱瘓一輩子都站不起來了,我媽媽馬上哭了。 在普通病房一個月後我就回家待產了,到寶寶九個月的某一天我摸著肚子感覺這跟我生第一胎時的感覺一模一樣,我趕快又被送到林口長庚,到醫院時醫生說我已經開兩指了,原本我們都認為我是要剖腹產的變成了自然產,我車禍傷到脊髓下半身是無法用力的,醫生說可以讓我自然產就自然產不用再挨一刀,後來醫生打了催生劑,寶寶也自己慢慢滑出來,之後用吸的吸出來,這一切一切真的對全家人來說也太神奇了。 生產後我連月子也沒做,就被帶到台北榮總去做復健。爸媽只覺得我已經浪費了三個月的黃金時期不能再浪費時間,必要趕快復健、趕快好起來,當初的我們都還有著「可以恢復」這個希望。那段時間我總是擺著一張臭臉,突然某天一位坐著電動輪椅的大姐來跟我介紹中心,才知道還有這樣一個機構可以讓自己獨立生活,不用事事依賴家人。受傷一年半後,我就去參加了中心的生活重建班,但那時我無法接受自己一輩子都要坐輪椅的事實,一個禮拜後就自動退訓了。直到傷的第三年我開始重新思考,總不能一輩子就這樣依賴家人、無所事事,也接受了自己一輩子都得依靠輪椅的事實,所以我鼓起勇氣重撥打了中心的電話,重新報名了生活重建訓練課程。這次的我非常珍惜這次的機會,因為我知道我必須要能獨立自主。第二次來到中心我像是來玩的一樣,我接受自己一輩子都要作輪椅的事實,我不再害怕別人怎麼看待我,我就是我,就算坐著輪椅我還是那個我。透過中心的訓練課程,我從剛開始什麼都無法自已來,到結訓後任何生活上的大小事我都可以自己處理,也不會再害怕別人看待我的眼光,家人也看到了我的改變,我真的非常感謝中心提供這樣的服務。 2023年我參加了中心開設的職業訓練班,因傷友找工作不容易,同年10月我也幸運地在中心就業。可能因受傷後就沒在工作,所以無法馬上適應職場,這也導致我常常懷疑自已、失去對工作的信心。現在的我很高興自己能夠撐過來,我很珍惜這份工作,希望未來有機會也能貢獻一已之力來幫助更多傷友,希望還在黑暗中的他們都能看到閃耀星空。
2024-03-19
愛與堅韌 機構主任阿奇的新使命
大家好,今年園遊會的代言人是我們中心新任的主任劉政奇,大家可以親切地稱呼他為阿奇或奇哥! 阿奇來自雲林鄉下的小鎮,家中務農的他,在國中畢業後出於對烹飪的熱情和興趣,於是到了台中豐原學習烹飪。隨後,從他在台北擔任空軍伙房兵退伍後,他決定留在這個熱鬧的城市。從一個學徒開始,到後來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廚師,他一直對自己喜愛的烹飪保持著熱情。對於許多事物抱持高度學習及興趣的他,在千禧年時決定精進自己的電腦技能,於是趁著中午休息時間去購買電腦,卻在途中遭遇了一場車禍,被一台闖紅燈的車輛撞上,再次醒來已是手術後,下半身至此再無感覺,從此,他必須依靠輪椅生活。如今的他依靠輪椅代步至今已快24年了。 回想起剛受傷時,在緊急醫療結束後三個月就返家,生活上的大小事,都依賴著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女兒,由於當時的醫療資訊落差也不曉得可以直接住院復健,所以平時也只能靠著短暫的門診復健時間來進行治療。然而,長時間的復健過程卻未見改善,讓他的心情變得失落和無助,漸漸地對家人也開始產生了怒氣和壓力,也讓女兒逐漸害怕與他互動,深怕一不小心就惹怒了父親。在傷後的第八個月時,醫院的復健老師介紹阿奇到當時還位於八德大圳旁的中心看看,當他第一次來到中心參觀時,馬上就被一群推著輪椅活動的傷友們震撼到了,此時他才明白原來坐在輪椅上還是可以很有活力的生活,由於想要減輕家中經濟負擔,也不想依賴他人照顧的阿奇,馬上就決定來中心參加訓練,改變自己未來的生活。 刻苦的環境 在中心的訓練環境雖然艱苦,住宿環境也是冬冷夏熱的鐵皮屋,甚至要到最近的商店買東西都要推上個十幾分鐘,不過中心所帶給他的成長與改變也很多,很多以前在家自己摸索很久的事,來到中心後藉由同儕的經驗傳承及教導很快就可以上手了。雖然當時訓練時間只有短暫的一個月,但大家都會自主性趁著休息時間抓緊練習,讓自己能快速成長。之後,他也參加了為期一年的電腦多媒體職訓課程,學習到了他一直想要學會的電腦技能。 在工作中成長 阿奇在中心的工作從輔具維修、汽車電話客服、手機電話客服、同儕支持、個管員、生活訓練員到現在的機構主任,可以說是經歷非常豐富。工作期間,阿奇也重新拾起課本進入進修部就讀,不但取得高中學歷,也成為了當年學校進修部唯一取得「乙級電腦技術士」證照的人,最後還進入了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就讀,成為一個專業的助人者。在輔具維修的經驗讓他接觸到各種障別的需求。而客服期間的工作抗壓性更讓他在擔任社工專業輔導時,面對困難個案時,也能保持更穩定的情緒與互動,而當個案有不當行為時,他也會以溫和且堅定的語氣來告知對方。 運動的支持 阿奇在直接服務領域的工作至今已經超過十五年,在這段期間也開展出他對運動的熱愛,從桌球、馬拉松到現在的空氣手槍射擊都是他所喜愛的運動,並且他也很鼓勵傷友們能找出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因為傷友的體適能若是能透過喜歡的運動來維持,也能減緩障礙者的老化速度,維持生活中的活力。 曾推著輪椅參加二次臺北馬拉松 乘著輪椅登黃山也是一個不一樣的經驗 未來的期許 2024年阿奇接任了機構的主任,這麼多年的直接服務也讓他感受到時代在變,對於傷友的使命與願景也有許多的計劃和服務要去落行實施。在服務的方式及專業人員的心態也需要跟著改變,服務過程中也要不斷的精進自己的專業。現在個管中心也進入第三年的服務,對於家人的服務也會是未來很重要的一環,也希望能夠真正落實全人、全程、全家的服務理念,讓傷友未來在返家後都能夠真正的改變未來的生活。             假日與家人一同出遊
2023-05-01
第20屆愛心園遊會代言人—雙姝與中心攜手20年共同見證成長的感動!
    2023年是中心與林堉琪先生紀念基金會共同舉辦愛心園遊會的第二十個年頭。為了彰顯這個特別的里程碑,今年的傷友代言人獨具特殊意義;她們二位從接受中心訓練到進入機構工作至今,一步步見證了中心從鐵皮屋到新生命之家的點滴與成長。 首先介紹活動代言人—美汝,中心第一期的職業訓練班學員。當時24歲正是社會新鮮人,某天下班途中被路邊突然開啟的車門震飛到馬路中央,將她的人生撞離了正常軌道,原本美好的生活頓時天翻地覆,對於未來的憧憬及夢想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在醫院復健時透過其他傷友建議加入地區的脊髓損傷者協會,可以獲得許多生活自理的資訊。她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依賴父母,同時得知中心有一整套協助傷友生活自理、技職訓練、協助就業…等規畫,於是她鼓起勇氣來到了桃園學習,也因此與中心種下了深厚的緣份,且留下來繼續為傷友服務。過程中同時完成了大學社福系的學歷,也成為中心的個管員。 美汝說:「坐輪椅生涯已二十八年了,從無法接受到現在可以坦然面對,心態調整最重要,在這工作二十四年來看到許多接受中心服務達成自立生活回到社會貢獻所長的傷友,這讓我以及全中心同仁在工作上獲得最大的動力及成就感。」 目前她任職於中區個管中心,不管是電話訪談或家庭訪視,都可感受到傷友或家屬無助及無奈的心情,身為脊髓損傷的她感同身受。但她相信只要用心陪伴、用愛關懷、鼓勵傷友跨出第一步就有希望!雖然是極具挑戰的任務,但只要能讓傷友勇敢接納自己面對未來,開創多采多姿的美麗人生,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二位活動代言人是雅華,來自中心第二期生重班的學員。從小家中經濟不是很富裕,國中畢業後開始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以減輕家中負擔,就在她經歷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並領到第一份薪資之時,隔天旋即遭受人生重大意外,一場車禍讓她的家庭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家中的負擔,剛受傷四個月的她,不畏旁人的目光與媽媽從高雄搭乘飛機到台北,再轉計程車來中心參加生活重建課程。訓練老師為了不要讓她習慣依賴並學習獨立自主,在受訓的第三天就將媽媽請了回家,而爭氣的雅華憑著毅力與堅持學會生活自理,並在受傷隔年回到學校讀書,完成高中學業,多年之後也取得了大專學歷。受傷後,肇事者從未間斷的關懷著雅華,雙方至今都保持聯繫,一段意外牽起奇妙卻深刻的緣分;讓她體會到“雖遇逆境,仍需心存喜樂”。 她畢業之後進入中心與企業合作的市調工作室擔任客服專員,從中累積了許多與人互動、接觸的經驗;隨後又轉調擔任訓練員,期間全心全力的投入其中;現在則任職於中心公益事業處,與活動贊助者及中心捐款者的溝通聯繫是她目前工作重心。她知道每一筆捐款都來之不易,更是為傷友帶來無比的助益! 她們二位一前一後的來到中心,見證了草創時期財務窘迫屈居於冬冷夏熱的鐵皮屋中;直到現在轉至全棟無障礙環境規劃的新生命之家。她們在中心都歷練過許多部門,也為前輩們對新傷友的無私付出而深受感動,更自我期許在工作崗位上幫助更多傷友,成為中心不可或缺的伙伴。  
2022-12-01
希望人生,幸福敲門
     26歲本應是女孩子芳華正放的年紀,但因一場突如其來病變而導致脊髓損傷的稚莠在這個年齡來到中心接受生活重建,也因為這個訓練大大的改變了她在受傷之後的人生。 稚莠在國小畢業那年,一名國中的排球教練來到學校尋找個子高、手掌大的女排球員,符合條件她開始加入了學校校隊並成為女排運動員,國中畢業後她還因成績優異被保送至台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體育班。高中時因稚莠表現優秀,也被教練推薦為台北市的代表選手選拔,這對於稚莠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肯定! 15歲那年,球隊正在進行重量訓練,隊員們兩兩一組,讓對方坐自己的肩膀上練習負重長跑,沒想到隊友在坐上肩頭正準備站起的一瞬間,她就覺得頭昏眼花,身體頓時間癱軟無力,因此教練讓她在一旁休息,再次嘗試時便開始覺得頭部劇烈疼痛,於是緊急送三軍總醫院醫治,但醫院做了多項檢查後一直都找不出原因,只好先給予施打止痛藥,便讓她返家休息,因症狀稍有減緩的稚莠便不以為意,也返回學校繼續參與訓練。 一個月後,在某次訓練結束沐浴的時候,當稚莠傳遞洗髮精給隊友時,因後腦勺不小心大力撞擊水龍頭,鼻腔不明所以的開始出血長達十五分鐘左右,原本以為可能是因為腦震盪,好好注意休息就好,沒想到晚上就寢時,一躺下便有股強烈的噁心感襲來,於是又再次緊急送往台北市三軍總醫院,但經過多項檢查依然找不出原因,只能換家醫院檢查,最終在台北汐止國泰醫院透過核磁共震,發現頸部有黑影,隨後做了脊髓穿刺,才發現原來脊髓內出血產生了栓塞;經過一連串的手術與治療,此時的她已是全身癱瘓,除了頭部外完全無法動彈,稚莠當時內心十分恐懼與不知所措,還好只是脊髓神經暫時休克。在持續半個月的復健後,肌耐力也慢慢的恢復,只是行動仍需靠輪椅代步,所幸在學校及老師的熱心幫助下,讓她在就學期間的下午可以持續到醫院進行復健,最後身體也都順利恢復,並順利的考上大學並完成大學學業。 大學畢業後,為了完成出國留學的夢想,她獨自前往澳洲墨爾本並就讀語言學校四個月,畢業之後也順利的找到工作,沒想到此時身體又開始感到不適,而就在離回國的日子越來越近時,發現左腳越來越不受控制,甚至在走路時都十分容易跌倒!當時並未把這樣的情況和高中時的脊髓栓塞聯想到一起,直到回國後又花了一個月多的時間才發現栓塞的情況再次復發,而這次她並沒有像高中時那麼好運,雖然一直積極的復健治療,身體狀況卻沒有好轉,反而是下肢的力氣越來越弱,並在一次頸椎椎弓切除術後,導致下半身癱瘓,讓她只能藉由輪椅代步,而手部的精細動作也變差,許多事情都要依賴他人的協助。 在住院復健的那段時間,有一段時間是家人及前男友在照顧的,由於是熟悉又親密的人,因此在相處上小脾氣不斷,也容易發生爭執,最後還是決定請看護來照顧,以減少彼此間的磨擦;在住院復健的期間,醫院也曾帶他外出活動,而由於已經太久沒和人群接觸所以很害怕外出面對他人、傷後也有大小便失禁的後遺症所以不敢在外面待太久,嘗試了多次之後才敢在看護的陪同之下外出;稚莠在醫院時也遇過一些訪視員前來訪視,但當時心裡還沒有準備好,因此只有專心在復健上,直到有一位交情較深且來過中心的傷友向她介紹中心,加上當時她遇到了一些事情想要轉換心境,且家人也鼓勵他離開家換個環境,因此決定來到中心參加生活重建訓練,而這個決定讓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轉變。 在中心接受訓練的這段期間,稚莠才知道雖然身體下半身雖然癱瘓但還是有許多的事情是她自主完成的,如,衛生處理、獨立外出、自我照顧、主動和陌生人互動…等,這些都是她可以做到的事,且由於老師們嚴格要求及不可以依賴看護協助…等等種種,也讓她在生活重建上有了很大的成長,甚至撤除了看護,自己一個人獨立生活。 結訓後任職於中心公益事業處,這份工作雖然辛苦,要常面對顧客與廠商、如零錢箱開發也是其中一個業務項目,在面對這份時常會被店家拒絕的事務,稚莠也都抱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並不會因為無法成交就沮喪,而是鼓起勇氣去敲下一家的門,甚至於因為常在外活動,讓稚莠發現自己在外如廁及上下車的速度變快了,這在外人看似一件小事,對於在外上廁所極為不方便的傷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改變。現在的她也考取了保險證照、並在中心的推薦之下參與了青年團、生命講師等…。而這些未預期到的收獲也讓她感到不一樣的成就感,也發現了受傷之後的另一片天空,同時,也期待未來稚莠能有更多更美好的發現,活出美麗且自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