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故事

2023-05-01
第20屆愛心園遊會代言人—雙姝與中心攜手20年共同見證成長的感動!
    2023年是中心與林堉琪先生紀念基金會共同舉辦愛心園遊會的第二十個年頭。為了彰顯這個特別的里程碑,今年的傷友代言人獨具特殊意義;她們二位從接受中心訓練到進入機構工作至今,一步步見證了中心從鐵皮屋到新生命之家的點滴與成長。 首先介紹活動代言人—美汝,中心第一期的職業訓練班學員。當時24歲正是社會新鮮人,某天下班途中被路邊突然開啟的車門震飛到馬路中央,將她的人生撞離了正常軌道,原本美好的生活頓時天翻地覆,對於未來的憧憬及夢想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在醫院復健時透過其他傷友建議加入地區的脊髓損傷者協會,可以獲得許多生活自理的資訊。她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依賴父母,同時得知中心有一整套協助傷友生活自理、技職訓練、協助就業…等規畫,於是她鼓起勇氣來到了桃園學習,也因此與中心種下了深厚的緣份,且留下來繼續為傷友服務。過程中同時完成了大學社福系的學歷,也成為中心的個管員。 美汝說:「坐輪椅生涯已二十八年了,從無法接受到現在可以坦然面對,心態調整最重要,在這工作二十四年來看到許多接受中心服務達成自立生活回到社會貢獻所長的傷友,這讓我以及全中心同仁在工作上獲得最大的動力及成就感。」 目前她任職於中區個管中心,不管是電話訪談或家庭訪視,都可感受到傷友或家屬無助及無奈的心情,身為脊髓損傷的她感同身受。但她相信只要用心陪伴、用愛關懷、鼓勵傷友跨出第一步就有希望!雖然是極具挑戰的任務,但只要能讓傷友勇敢接納自己面對未來,開創多采多姿的美麗人生,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二位活動代言人是雅華,來自中心第二期生重班的學員。從小家中經濟不是很富裕,國中畢業後開始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以減輕家中負擔,就在她經歷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並領到第一份薪資之時,隔天旋即遭受人生重大意外,一場車禍讓她的家庭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家中的負擔,剛受傷四個月的她,不畏旁人的目光與媽媽從高雄搭乘飛機到台北,再轉計程車來中心參加生活重建課程。訓練老師為了不要讓她習慣依賴並學習獨立自主,在受訓的第三天就將媽媽請了回家,而爭氣的雅華憑著毅力與堅持學會生活自理,並在受傷隔年回到學校讀書,完成高中學業,多年之後也取得了大專學歷。受傷後,肇事者從未間斷的關懷著雅華,雙方至今都保持聯繫,一段意外牽起奇妙卻深刻的緣分;讓她體會到“雖遇逆境,仍需心存喜樂”。 她畢業之後進入中心與企業合作的市調工作室擔任客服專員,從中累積了許多與人互動、接觸的經驗;隨後又轉調擔任訓練員,期間全心全力的投入其中;現在則任職於中心公益事業處,與活動贊助者及中心捐款者的溝通聯繫是她目前工作重心。她知道每一筆捐款都來之不易,更是為傷友帶來無比的助益! 她們二位一前一後的來到中心,見證了草創時期財務窘迫屈居於冬冷夏熱的鐵皮屋中;直到現在轉至全棟無障礙環境規劃的新生命之家。她們在中心都歷練過許多部門,也為前輩們對新傷友的無私付出而深受感動,更自我期許在工作崗位上幫助更多傷友,成為中心不可或缺的伙伴。  
2022-12-01
希望人生,幸福敲門
     26歲本應是女孩子芳華正放的年紀,但因一場突如其來病變而導致脊髓損傷的稚莠在這個年齡來到中心接受生活重建,也因為這個訓練大大的改變了她在受傷之後的人生。 稚莠在國小畢業那年,一名國中的排球教練來到學校尋找個子高、手掌大的女排球員,符合條件她開始加入了學校校隊並成為女排運動員,國中畢業後她還因成績優異被保送至台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體育班。高中時因稚莠表現優秀,也被教練推薦為台北市的代表選手選拔,這對於稚莠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肯定! 15歲那年,球隊正在進行重量訓練,隊員們兩兩一組,讓對方坐自己的肩膀上練習負重長跑,沒想到隊友在坐上肩頭正準備站起的一瞬間,她就覺得頭昏眼花,身體頓時間癱軟無力,因此教練讓她在一旁休息,再次嘗試時便開始覺得頭部劇烈疼痛,於是緊急送三軍總醫院醫治,但醫院做了多項檢查後一直都找不出原因,只好先給予施打止痛藥,便讓她返家休息,因症狀稍有減緩的稚莠便不以為意,也返回學校繼續參與訓練。 一個月後,在某次訓練結束沐浴的時候,當稚莠傳遞洗髮精給隊友時,因後腦勺不小心大力撞擊水龍頭,鼻腔不明所以的開始出血長達十五分鐘左右,原本以為可能是因為腦震盪,好好注意休息就好,沒想到晚上就寢時,一躺下便有股強烈的噁心感襲來,於是又再次緊急送往台北市三軍總醫院,但經過多項檢查依然找不出原因,只能換家醫院檢查,最終在台北汐止國泰醫院透過核磁共震,發現頸部有黑影,隨後做了脊髓穿刺,才發現原來脊髓內出血產生了栓塞;經過一連串的手術與治療,此時的她已是全身癱瘓,除了頭部外完全無法動彈,稚莠當時內心十分恐懼與不知所措,還好只是脊髓神經暫時休克。在持續半個月的復健後,肌耐力也慢慢的恢復,只是行動仍需靠輪椅代步,所幸在學校及老師的熱心幫助下,讓她在就學期間的下午可以持續到醫院進行復健,最後身體也都順利恢復,並順利的考上大學並完成大學學業。 大學畢業後,為了完成出國留學的夢想,她獨自前往澳洲墨爾本並就讀語言學校四個月,畢業之後也順利的找到工作,沒想到此時身體又開始感到不適,而就在離回國的日子越來越近時,發現左腳越來越不受控制,甚至在走路時都十分容易跌倒!當時並未把這樣的情況和高中時的脊髓栓塞聯想到一起,直到回國後又花了一個月多的時間才發現栓塞的情況再次復發,而這次她並沒有像高中時那麼好運,雖然一直積極的復健治療,身體狀況卻沒有好轉,反而是下肢的力氣越來越弱,並在一次頸椎椎弓切除術後,導致下半身癱瘓,讓她只能藉由輪椅代步,而手部的精細動作也變差,許多事情都要依賴他人的協助。 在住院復健的那段時間,有一段時間是家人及前男友在照顧的,由於是熟悉又親密的人,因此在相處上小脾氣不斷,也容易發生爭執,最後還是決定請看護來照顧,以減少彼此間的磨擦;在住院復健的期間,醫院也曾帶他外出活動,而由於已經太久沒和人群接觸所以很害怕外出面對他人、傷後也有大小便失禁的後遺症所以不敢在外面待太久,嘗試了多次之後才敢在看護的陪同之下外出;稚莠在醫院時也遇過一些訪視員前來訪視,但當時心裡還沒有準備好,因此只有專心在復健上,直到有一位交情較深且來過中心的傷友向她介紹中心,加上當時她遇到了一些事情想要轉換心境,且家人也鼓勵他離開家換個環境,因此決定來到中心參加生活重建訓練,而這個決定讓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轉變。 在中心接受訓練的這段期間,稚莠才知道雖然身體下半身雖然癱瘓但還是有許多的事情是她自主完成的,如,衛生處理、獨立外出、自我照顧、主動和陌生人互動…等,這些都是她可以做到的事,且由於老師們嚴格要求及不可以依賴看護協助…等等種種,也讓她在生活重建上有了很大的成長,甚至撤除了看護,自己一個人獨立生活。 結訓後任職於中心公益事業處,這份工作雖然辛苦,要常面對顧客與廠商、如零錢箱開發也是其中一個業務項目,在面對這份時常會被店家拒絕的事務,稚莠也都抱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並不會因為無法成交就沮喪,而是鼓起勇氣去敲下一家的門,甚至於因為常在外活動,讓稚莠發現自己在外如廁及上下車的速度變快了,這在外人看似一件小事,對於在外上廁所極為不方便的傷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改變。現在的她也考取了保險證照、並在中心的推薦之下參與了青年團、生命講師等…。而這些未預期到的收獲也讓她感到不一樣的成就感,也發現了受傷之後的另一片天空,同時,也期待未來稚莠能有更多更美好的發現,活出美麗且自信的人生。